節慶 (Holiday)

巴里島人祭拜神祇、祖先、惡魔,也崇敬自然界的萬物。只要經過神明降臨附體,樹木、岩石、耕具、樂器、服飾、偶像等等都有成為聖物的可能,而被誠心地搭祠供奉。長年日積月累之下,總數超過兩萬的大寺小廟就是這麼來的。

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,巴里人經常得為節日慶典忙碌。最重要的有三類:
■歐達朗

歐達朗(Odalan)是根據巴里島的烏庫曆(註一)推算,各寺廟自有的創立紀念日。全村協力共同籌備慶典,男性搭建臨時祭壇,升起旌旗,烹煮神饌佳餚;女性負責製作裝飾著花卉和椰子葉編物的水果、米糕、飯類等等。
典禮當天,盛裝打扮的女性頭頂豔麗的供品魚貫進入寺內祭拜。在香煙裊繞的誦經聲中,祭司為信徒遍灑聖水。甘美朗樂團帶動迎神的偏迭特舞 (Pendet);鬥雞場上卻群情激動鮮血飛濺—因為雞血可鎮煞地靈。隨後,演奏竹製樂器的安克隆(Angklung)樂團以及持旗撐傘的遊行隊伍,護送 白檀雕刻的一對小神偶阿恰(Arca)至附近的大河沐浴,再回寺內。甘美朗音樂終宵不止,直到翌日清晨的日出禮拜。婦女取回供物走向歸途,結束一天一夜的 慶典。
寺院有多少,紀念日就有多少,但會依規模大小而決定儀式內容和期間長短(從一天到三十天)。只要瞧見守護大門的石雕巨人圍上黑白方格裙子、耳畔別著鮮紅的扶桑花,以及攤販(dagang)雲集人潮川流的景象,約莫就是這類慶典正在舉辦了—因為,它們最常輪到嘛。

■涅匹
涅匹(Nyepi)意為「寂靜」,即另一種沙卡曆(註二)的新年,約當三月末四月初,雨季(十一月至三月)終止的時節。巴里人認為雨季中惡魔四處橫行 肆虐,乃於新年的前一天在家中與路口設立祭壇,擺上供品引誘惡魔,再由祭司吟誦咒文驅除潔淨。村民白日先簇擁神明至河川海邊沐浴,晚間則敲鑼擊鈸或任何可 發出聲響的金屬物品,行遍全村趕走惡魔。少男們更手持火炬喧鬧終宵。
新年當天,包括升火煮飯、進食、搭車、工作、甚至做愛,所有活動一律禁止,夜間也燈火全滅。巴里島民都得留在家中冥想,安份地捱過這個名符其實的寂靜之日。

■嘎倫岡
嘎倫岡(Galungan)也是依烏庫曆計算,每二百一十日一次,是迎接祖靈重返人間的節日。祖靈在嘎倫岡日降臨、於十天後的庫寧甘日(Kuningan)離去。
在嘎倫岡日來臨之前,家家戶戶便得準備供品,淘汰老舊的用具,並在門口和路旁高高立起垂著椰葉飾物、長達三、四公尺的竹竿(penjor)。鮮花、水 果、米糕、油炸點心等供品擺在細竹製成的祭壇上,色彩繽紛;精心切割編織的椰葉人偶奇利(註三)也展現了婦女精巧的手藝。
嘎倫岡當天,婦女披金戴銀、身著全新衣裙,頂著供品至村中祖靈之廟(Pura Dalem)和墓園祭拜。無論造型或華麗或簡陋,所有的聖獸巴隆(Barong)都一齊出動,伴著甘美朗樂聲舞遍鄰近的每個村莊和寺院。遠方的親戚也在此 時返鄉探親敘舊、和樂融融,與新年涅匹的空盪死寂截然不同。
十天過後,每家在門口燃燒椰子殼、換上新的供品和裝飾物,恭送祖靈歸去,稱為庫寧甘日。有祭祖、有舞獅、也有團圓,倒是像我們的中元普渡、清明加過年的綜合體呢。

註一:烏庫曆:wuku,七日為一烏庫,三十個烏庫構成二百一十日的巴里年。
註二:沙卡曆:saka,依據月亮的盈虧分成十二個月的週期,一年有三百五十四至三百五十六日不等。
註三:奇利是一種抽象化的纖腰女體造型,象徵豐饒女神──Dewi Sri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